你冤枉宝宝了吗? (育儿好文)
每个妈妈都是最爱宝宝的,但是由于不懂宝宝成长规律和特点,所以很多时候,你会用成人的视角去理解宝宝的言行,比如宝宝不把自己的玩具给小朋友玩就是自私,宝宝每次上楼非得自己按电梯按钮,没有满足就哭你以为是任性, 用手打了别人就是有暴力倾向,宝宝遇到陌生人不打招呼就是内向胆小…… 其实,你真的冤枉宝宝了!
在宝宝这些看似让人头疼的表现背后,其实是生命成长本身的”洪荒之力“在诱导着宝宝,按照自己的规律去做事,如果妈妈不懂破坏了规律,那么就人为的为宝宝设置的了障碍, 他的成长就会出现问题,我们来举几个例子
故事一: 毛毛快两岁了,是个可爱的小胖墩,但是妈妈却很苦恼,因为她感觉毛毛太任性了,比如门铃响了必须他去开门,如果别人开了,他必须让客人出去,然后重新进行开门这个过程。家里人必须坐在固定的位置上才能吃饭。玩具玩完之后必须放到原来的位置(这点貌似还不错)。谁的手机响了,必须要他去拿然后帮助你按下接听你才能接电话,要不气得直跺脚。 于是全家人都以为毛毛是个任性的孩子,可事实上呢? 是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到来了。
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后家长该怎么做?
其实,只需要做好一件事:顺着他!
只要是没有危险的事情,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:需要他来按电梯?好,顺着他。已经被别人按了怎么办呢?那就再坐一次吧。
陪着孩子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做这些“程序”,确实是一件耗时耗力的事,但是陪他慢慢体会、慢慢感知世事的规律与规则也不是一件特别珍贵的事吗? 一般经历三个月到半年左右孩子就完成了这个敏感期。
故事二: 两岁半的宁宁是个小萝莉,人见人爱,但是妈妈却直摇头说:这么小就敢跟我犟嘴了,我让她做什么她都会说不,不行,真是气死我了!
你看,又冤枉孩子了! 当宝宝开始说不的时候,他的自我意识的敏感期已经到来了!自我意识敏感期1-2岁开始萌芽,最明显是2-3岁,能持续到5岁。
两个自我宣言:一个是“我的”,一个是“不”。比如不让别人玩自己的玩具。尤其到4岁的时候,坚决不给别人,但是到了5岁,又会变得急于分享,都属于自我意识在不同时期的表现。注意:当孩子能分享的时候,把东西分给我们吃,我们一定要接受,不要说“我不吃,你吃吧”,这样就是拒绝孩子的分享,将给孩子带来的感觉是失望,孩子就会把分享和失望联系在一起而享受不到分享的快乐,慢慢就不愿意分享了。
孩子只是通过说“不”来确认自我,是她自己的一个温故而知新的学习过程,就跟新字要写100遍一样,而并不是跟父母作对;即便是跟父母作对,也仍然是要通过这种方式来确认自我。 所以家长不要随意给孩子贴上标签,任性,自私等,过了这一阶段就好了。
故事三: 两岁八个月的壮壮平时看上去挺乖的,但是却被“投诉”了,他动手打了小伙伴,妈妈很担心,这么小就这么暴力,上了幼儿园会不会欺负小朋友啊?
两岁多至三周岁时的大部分孩子常常出现打人的现象,成人千万不要说“不要打人”“你怎么又打人了?”这是没有任何作用的。这使得孩子认为这个动作可以引起成人的注意,越发反复出现打人动作。
大多时候是因为孩子处于口、手和脚的敏感期,他热衷于用口、手、脚探索世界,认识事物,探索的范围当然会包括他人的身体,于是出现了“咬人”、 “打人”、“踢人”等攻击行为。
还有一个原因是他还没有掌握人际互动的方法。当他的语言还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思维的时候,情急之下常常出现用有冲击力的身体动作替代。他可能只是表达“你让开别挡着我”“你不要弄我的东西”,但是话未出口已伸手推搡或抢夺过来了。
有的孩子严重缺乏安全感,通过攻击别人发泄不良情绪,或者想引起爸爸妈妈的注意。成人要做的是,不要给他贴上标签“你是个坏孩子会打人”,向对方家长和孩子致歉,及时把自家孩子抱住不让他继续出现攻击行为,平静地离开。同时,及时调整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,给予他充分的安慰。
同时被冲击到的孩子的家长一定要冷静,不要认为自己的孩子是被欺负了,很多孩子是通过肢体冲撞来交往的,要理解对方的孩子不是故意的也不是品德有问题。回家也别向家里人诉说孩子被某某某打了什么的,这些都使得孩子觉得我就是容易被人打,他会觉得自己有什么地方不好让别人不喜欢,这样会形成胆小懦弱的性格。正确的做法是,接受对方家长的道歉,对这个孩子说“你是个好孩子,我知道你只是想和我们家宝宝玩(可以根据情况换个字眼),你们俩握握手吧。”
三周岁以后,孩子慢慢懂事些时,如果还打人,就要深层次地探究他打人的原因(是不是有家庭暴力等),消除根源,同时在他每一次攻击别人时,告诉他“不可以”。注意我用的是不可以,而不是不可以打人,不要把负面的信息加进去。只要孩子出现负面的行为,第一原则,淡化淡化再淡化!切莫强化!
故事四: 恒恒两岁了,最近总喜欢揪自己的小鸡鸡,妈妈帮他拿开一会又开始玩了,妈妈好担心,这么小就“学坏”了还行?
你又冤枉宝宝了,3岁以内低龄婴幼儿时期的小宝宝就会有“手淫”现象了,他们拉扯揉搓小鸡鸡不光是为了好奇或者好玩,主要是因为,他们从这种行为里获得了快感。
不要以为只有男孩子有这种行为,一部分女宝宝也有的,学名叫做“夹腿综合征”,少数的婴幼儿甚至会因为手淫而获得高潮,表现为喘气,脸红,最后浑身僵直颤抖,眼神空洞等……看起来好像和成人也没有太大不同。
手淫对于懵懂的低幼宝宝来说,完全与“性”是没有关系的,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“性”,这种行为对他们来说,就和挖鼻孔一样,感觉很爽,所以就去做了,非常纯洁的行为。
如果你告诉孩子,这种行为不好、不洁甚至羞耻,就等于告诉他:“探索自己身体”和“让自己感到愉悦”的行为是一种过错,这会让孩子将“性愉悦”和“罪恶感”关联起来,影响今后健康的性观念的形成,进而影响成年后的婚恋。
所以,当宝宝偶尔发生这种行为的时候,在保证卫生的情况下,让他爽去!大呼小叫的阻止只会强化这种行为,反而让孩子记忆深刻。对于孩子来说,这世界上好玩的东西多着呢,没有特殊情况,他是不会整天沉迷在这个上面的。
如果你觉得宝宝这种行为过于频繁的话,就要检讨一下,宝宝是不是感到紧张、情绪压力太大,没有获得足够关注,或者是生理上的原因(尿路感染之类)等等。而不是急于去改正所谓的“坏习惯”。
除了以上,还有很多,以后咱们再慢慢聊!
参与评论
评论列表